房地产并购重组需谨慎处理三大关键点******
王丽新
新年伊始 ,房企处置资产、启动并购重组计划不断出炉。据不完全统计 ,自2022年11月底“第三支箭”落地以来,涉房企业披露的收并购案总交易对价超过576亿元。
支持房企股权融资 的“第三支箭”发出 ,正进一步有效化解房企风险 ,加快推动行业风险出清,对“稳预期 、稳信心 、稳投资”起到重要作用 。但从实操层面来看 ,其中涉及并购重组的交易资金规模大 、并购程序繁琐,方案是否成功也存在不确定性。在笔者看来,这期间,上市房企需谨慎处理三大关键点 。
并购前期 ,需理性选择适合企业自身 的并购标的。在当下 的市场格局中 ,稳健型房企有发展优势、有扩表需求,可供其“挑选”的资产标的池子也很大 。但不同企业业务布局、细分市场话语权 、主力产品业态以及战略发展方向均各有特色 ,背后的大股东资源也不尽相同。并购重组是企业发展历程中 的大事,需顺应市场需求,仔细甄别被并购标 的资产质量、经营状况、企业文化与管理等方方面面是否与自身匹配,不能盲目选择标 的,要“补短板优长处” ,采用合理 的估值方法进行评估 ,实现“1+1>2”效应 。
并购中期 ,需做好尽调以及匹配最优的并购方式。不同于其他行业 ,房地产行业并购重组涉及 的资产标的多数都 是正在开发或销售的项目 ,周期较长,少则一两年多则十年八年才能清盘交付,这其中参与方较多 ,夹杂“明股实债”等现象 ,背后 的债权关系复杂,需充分尽调,确保风险指数处在可控范围内且有收益空间,谨慎对待再出手。
此外 ,涉及并购重组的双方都应跟随政策节点 ,谨慎考量支付以及融资方式 ,无论 是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资 ,还是现金支付等 ,都需最大可能地寻找长期且成本较低 的资金 。毕竟,合理 的并购方式能确保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及时避免和合理应对风险 ,进而保证现金流安全 。
并购后期 ,需注重业务协同及资源整合 ,达到提升效益的目 的 。当闯过前面的重重难关 ,并购项目进入落地阶段时 ,往往是实现有质量的并购重组最重要的一环。若企业实施并购重组后能在业务、经营 、财务以及人力等方面达到很好地融合 ,其成果将快速在财务报表及业务模式方面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并购标 的则会成为收购方业绩表现的“拖油瓶” 。
更重要的 是,要想实施好房地产行业并购重组,需强化对上市房企 、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再融资的监管力度 。一方面,收购方收进来的须 是优质资产,才能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的作用 ;另一方面,上市房企 、涉房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需市场主体有真正融资和业务需求才能启动,更要保证并购重组 的配套融资真正用在方案提及 的项目以及“保交付” 的项目中 ,否则会与发出“第三支箭” 的初衷背道而驰。
总体而言 ,在行业风险持续出清过程中,并购重组活动有望逐渐增加 。企业整合资源后 ,经营状况有望改善 ,同时将淘汰落后企业 ,改善产业结构 ,优化行业资产负债表,推动房地产行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发育儿补贴,鼓励生育就该着眼于“减负”******
■ 社论
发育儿补贴,就是让政府更多地参与到生育养育成本分摊体系中 ,减轻育儿经济压力。
近日,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就《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初步拟定了深圳市育儿补贴标准,明确按照递进式差异化原则发放育儿补贴,其中生一孩 、二孩、三孩三年累计补贴分别为7500 、11000 、19000元,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无独有偶 ,济南日前也印发《济南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明确济南市户籍按照生育政策于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 、三孩家庭 ,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 ,直至孩子3周岁 。
应看到,自四川攀枝花市2021年7月在全国率先推出育儿补贴以来 ,包括云南、河北衡水等多地 ,都出台了育儿补贴政策 。这次深圳、济南等地对育儿补贴做出政策安排 ,挟大城市的身位推出实打实的激励补贴,意味着“发钱鼓励生育” 的政策暖风 ,正更多地从中小城市吹到包括一线城市在内 的大城市。
这显然来得很有必要 :现实中,大城市虽然能吸纳更多 的年轻人 ,但生育率往往更低 ,年轻人“不想生 、不愿生 、不敢生”现象往往也更严重 。这跟大城市里生活压力更大、工作节奏更快及精养模式对应 的养育成本更高,有直接关系。
生育问题也是个经济问题 。在经济学视域下 ,生育 的实质就 是“人口 的再生产”,其正外部性很明显,但高成本也会成为影响生育意愿 的重要因素 。在大城市 ,生育养育 的综合成本通常更高。要提升那些适育年龄人口的生育积极性 ,还得从为他们切实“减负”着手——这里面的“负” ,首先就包括经济负担。
在此背景下 ,深圳、济南等大城市推出育儿补贴,无疑是直击适育年龄人口 的真切痛点。拿深圳为例 ,其超大城市属性本就赋予了其育儿补贴举措以标志性意义 ,而相对较高的补贴标准和生育补贴对象扩展到一孩的补贴范围,也不乏范本价值。
鉴于深圳几乎 是“全国最年轻 的城市”,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深圳5.36%的老年人口比例尚未达到老龄化社会10%的标准线,以育儿补贴鼓励生育更像 是政策靠前发力 。也因如此,此举更容易起到示范作用,毕竟 ,很多地方比深圳更需要有效释放生育潜能 、减缓人口老龄化进程、延长人口红利窗口期 。
一直以来,社会对发育儿补贴有些争论。有人会拿“低生育率趋势不可逆”去否定育儿补贴的存在价值。其实 ,应该看到,很多家庭对于生育二孩三孩的犹豫观望,都有生活压力因素考量其中,这在大城市尤其明显 。发放育儿补贴,就算无法覆盖全部 的生育养育成本,也能缓解许多家庭尤其大城市家庭的压力 。而个中传递 的“鼓励生育”导向,也会在营造向好预期中带来积极反馈。
值得注意 的是,发放育儿补贴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环境系统工程中 的一步 ,而非全部。自2021年5月31日中央提出实施全面三孩政策以来,全国多地推出了延长产假生育假 、给予家庭买房补贴之类的办法鼓励生育 。去年8月 ,国家卫健委等十七部门更 是出台了二十条措施,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 ,从产假、医疗 、教育 、住房 、财政、税收、保险等方面多向发力,旨在加快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而给予育儿补贴 ,正与国家层面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减税之列 的动作同向而行。
说到底 ,生育 是一个家庭 的选择问题 ,也是一个社会的民生问题 。发育儿补贴,就是让政府更多地参与到生育养育成本分摊体系中 ,以减轻育儿经济压力的方式提升人们 的生育意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