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为什么身体这个部位被足球运动员视如生命?******
世界杯已进入第四天,如火如荼 的赛程让人激动不已 ,不过也有不少人发现 ,许多球员因伤病告别了本次世界杯,其中脚踝损伤是足球运动员常见的伤病之一,比如韩国球员朴志洙因脚踝韧带撕裂 ,在最后一场热身赛中告别了世界杯。德国球员罗伊斯脚踝伤病无法及时恢复,前锋维尔纳 ,作为上届德国队征战世界杯和欧洲杯的主力球员,也因为脚踝韧带撕裂宣告缺席本届世界杯。
不只是专业球员 ,普通人也会经常脚踝损伤 ,也就 是我们所说的崴脚 。但 是因为太常见 ,很多人不当回事,除非肿痛难忍才去看医生 。
其实,脚踝损伤需要及时处理,否则会给我们留下后遗症 ,带来生活 的不便。
一、我们的脚踝什么时候最容易受伤
正常情况下,韧带——一种短而坚韧 的带状组织,将我们关节处 的骨头固定在一起 ,所以我们的脚踝才可以自如地活动。
当我们在高低不平 的地面上行走或跑步时,下楼梯 、起跳后落地,容易失去平衡会发生踝关节扭伤,尤其是在踩到石头或踩空时更容易发生。
在上述场景中,我们 的踝关节扭曲、拉伸或弯曲过度 ,固定在我们踝关节 的其中一根或多根韧带被撕裂或疼痛性拉伸,严重时,还会出现骨折。
来源:解放军第306医院
如果之前曾经发生过踝关节扭伤 ,腿部肌肉无力或腿部肌肉损伤,穿高跟鞋等 ,会更容易扭伤踝关节。
二、处理方式不当,可能会留下后遗症
如果 ,不小心扭伤脚踝后,你第一时间会选择怎样处理?
转动下脚踝,感觉不太痛,继续运动?
在感觉到痛的地方 ,抹上红花油活血化瘀 ?
拿个热毛巾敷一敷 ?
其实以上都是错误 的处理方式 。
继续运动,可能使损伤部位症状加重 。
红花油 的活血作用 ,会使血流加快 ,让肿胀更加严重 。
在受伤早期,韧带表面分布的细小血管破裂 ,如果采取热敷 的方式 ,可能会使细小血管进一步扩张 ,导致出血更加严重,淤青更加明显 。
有数据统计 ,踝关节扭伤损伤者中,会有30%-40%的人 是在不正当处置下出现慢性踝关节不稳或其他症状 。因为不当 的处置导致愈合不良,容易出现经常性的踝关节疼痛肿胀 ,经常崴脚等症状。
如果存在以下情形,就需要警惕可能 是留下了后遗症,需要到医院去寻求帮助 :踝关节扭伤3个月以上仍然存在疼痛 、肿胀等不适症状,或者走平路也经常扭脚;走远路感到踝关节疼痛 、肿胀 ;走路时出现“闪”一下或者“打软腿”的情形 ;下楼梯时需要小心翼翼 ,很怕扭脚 ,或者感觉很难控制脚踝;在运动中变向比较困难等 。
三 、脚踝损伤后如何正确处理 ?
我们首先可以先判断一下扭伤 的严重程度 。
脚踝损伤 的症状一般包括 :踝关节肿胀 、疼痛,尝试行走时疼痛加重,一天后可能会出现淤青(韧带表面分布的细小血管破裂所导致)。
如果扭伤后感受不到严重 的疼痛,也没有出现淤青 、肿胀等症状 ,一般情况不严重,不必去医院,这种情况下,减少活动多休息 ,对脚踝进行冰敷 ,这可以通过降温收缩毛细血管 ,减少出血和渗液,有利于控制病情发展 。
如果无法判断病情程度 ,可以采取PRICE原则,同时尽快到医院由专科医生进行判断治疗。
P:保护 。
以适当 的工具和姿势(如石膏或支具)进行保护 ,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保护固定踝关节 的时间大概为一到三周。
R:休息
停止脚踝活动 ,避免加重伤势。
I :冰敷
在扭伤后48小时内 ,通过降低受伤部位温度 ,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 ,缓解疼痛抑制肿胀 。注意不要将冰块直接敷在扭伤 的地方 ,可以用湿毛巾裹住冰块,以免冻伤 。
C :压迫
用弹性绷带包裹给受伤部位加压 ,可以阻止继续出血,预防严重 的踝关节肿胀 。
E :抬高患肢
将小腿和踝关节抬高至高过心脏 的位置 ,比如躺下在腿下放几个枕头 。注意踝关节的高度应超过膝关节,膝关节 的高度超过髋关节,髋关节 的高度超过身体水平位 。这可以促进下肢静脉血管 的运行,降低脚踝疼痛肿胀的症状。注意,在没有明显消肿前尽量不要让受伤脚着地 ,有条件 的话尽量保持受伤脚抬高。
资料来源 :潇湘晨报 、科技日报澎湃新闻、生命时报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广州日报
整理:党敏
航天科技集团2023年计划安排6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2年)》发布 今年计划安排60余次发射任务
1月18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2年)》 。《蓝皮书》显示 ,航天科技集团2023年计划安排6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 ,发射200余个航天器,开展一系列重大任务 :载人空间站工程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模式 ,将完成1次货运飞船 、2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和2次返回任务;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嫦娥七号 、天问二号等型号研制 ;发射多颗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科研卫星和业务卫星;完成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进一步完善长征火箭型谱。
《蓝皮书》指出 ,2023年 是全面贯彻落实党 的二十大精神 的开局之年,也 是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奋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的关键一年,中国全年计划实施近70次宇航发射 ,有望再次刷新纪录。
宇航发射和飞行试验次数持续保持高位
据介绍 ,航天科技集团今年计划安排6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200余个航天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发射次数将突破500次。其中 ,重大工程任务依旧繁重 ,要完成天舟六号、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3次发射任务,不断提高进出太空、利用太空、探索太空 的能力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完成3颗备份卫星发射,进一步增强系统可靠性;将发射风云三号06/07星 、环境减灾二号06星 、高轨20米SAR卫星 、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 、中星26号 、中星6E 、澳门科学一号A星等,让航天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民生,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建设 ;航天科技集团“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将加速推进建设 ,今年计划再发射7颗四维高景系列卫星,为传统 、新兴市场用户提供高时效、高性能的时空信息服务。
航天科技集团今年还将实施宏图一号、吉林一号、吉利星座、微厘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组网星等商业发射任务,公开发布火箭运载余量信息 ,向商业用户提供发射和搭载机会,为各类客户提供快速 、稳定 、可靠的“一站式”发射服务,推动我国商业航天持续健康发展 。
研制应用任务持续保持高强度
今年将全面推进探月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开展以嫦娥七号 、天问二号 、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等为代表 的多个型号研制工作 ,完成多项商业航天和整星出口合同履约工作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卫星应用融入新兴领域 ,支持重点区域经济发展;在北斗领域实现北斗应用向系统集成和增值服务延伸 ,继续深耕民航,拓展能源 、应急等关键行业;发挥天地一体化优势和卫星通信 、导航、遥感综合应用优势,聚焦行业和地方政府智能化升级契机,构建一体化 的产品体系和业务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
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开启全面
《蓝皮书》显示 ,中国已经全面建成了航天大国 ,进入世界航天强国行列,开启了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 。从近5年发射趋势看,中美两国发射活动快速增长,发射次数交替领先,发射航天器质量持续攀升,成为世界航天增长 的主要动力。
2022年 ,中国全年完成64次发射任务 ,研制发射188个航天器 ,总质量197.21吨居世界第二位,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其中,长征系列火箭53次发射全部成功,并实现128次连续发射成功 。
纵观这一年 的中国航天,在发射活动方面 ,高密度发射任务有序实施 、成功率保持高位 ,航天器研制发射数量快速增长、研制能力大幅提升 ,发射活动保持增长态势 、进入空间利用空间能力跨越式发展 。
·科技创新方面
运载火箭、载人航天 、月球和深空探测 、应用卫星、科学和技术试验等领域不断创新突破 ,取得多项重大科技成就 ,推动航天科技自立自强 。
·应用服务方面
北斗导航服务全球,中星 、亚太提供连续服务 ,空间基础设施形成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能力 ,各类应用卫星提供的通信广播服务、国土资源服务 、海洋资源服务 、气象观测服务 、应急管理服务、农业生产服务、生态环境服务 、交通运输服务、科教文体服务等 ,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 。
·国际合作方面
开展了设施和数据共享、技术合作、应用服务 、交流研讨等多种类型的多边 、双边合作 ,积极促进国际交流、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 。在商业航天发展方面 ,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由基础制造 、产品研发为主的阶段进入应用牵引、市场主导的新发展阶段 ,商业航天正加快成为航天强国建设 的重要力量 。
(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李厦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