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教育” 会碰撞出怎样 的火花 ?******
◎本报记者 张盖伦
近日,第五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举行 。在该论坛“元宇宙与教育”环节 的尾声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原副院长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委会理事长尚俊杰向与会嘉宾提了一个问题 :元宇宙常态化应用到教育领域还需多久?这也是近一年来常被探讨 的话题 。
我国教育信息化经过近十年 的大力推进,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显示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所有学校出口带宽达到100兆以上 ,接入无线网的学校数超过21万所,99.5%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
那么 ,下一个十年 ,像元宇宙这样 的新技术又将如何影响教育 ?
元宇宙 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尚俊杰指出,元宇宙的本质就 是与现实世界交互融通的数字化交互环境 。狭义上,它是指基于VR/AR、人工智能技术实现 的让人身临其境的虚拟世界 ;广义上 ,它可涵盖数字世界 的所有概念,从当前 的互联网到未来虚实融合的数字化世界都 是元宇宙 。
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新 的技术,总会给教育变革带来新的可能。尚俊杰总结 ,元宇宙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具临场感 、体验感的学习环境 ,还可以创造混合现实 的学习环境 。
不过,元宇宙不是教育 的万能药。尚俊杰坦言 ,教育是个“慢领域”,不要指望有某个技术能突然地变革它。可以把元宇宙看作教育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长期来看 ,元宇宙属于颠覆性技术 ,但短期来看 ,它 的发展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 ,要重视元宇宙研究,为业界实践提供理论指引。
尚俊杰表示 ,要把教育元宇宙融入教育信息化的长远规划和顶层设计中,明确发展目标和具体方案,为教育元宇宙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指导。
他还指出 ,应以教育新基建推动教育元宇宙发展,将教育元宇宙纳入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方案,加快推进教育专网建设,推动5G 、VR/AR 、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落地应用,建构智能学习交互等教育新场景。“只有推动教育基建 ,我们的元宇宙才可能真正‘搭’起来。否则,如果网络很卡顿,学生就不会有兴趣 。”尚俊杰说 。
他表示 ,还需加强教育元宇宙相关技术标准 的制定,首先要明确元宇宙的技术架构和规则 ,在此基础上 ,根据教育领域的实际需求,面向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结合各学科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和相关研究 ,发现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并进一步总结迭代 ,形成适用于教育领域 的元宇宙技术标准和伦理规则 。
各层级教育元宇宙发展各有侧重
元宇宙在教育领域 的应用 ,最终仍要落脚到学习上 。
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许鑫认为,元宇宙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落地的典型场景和研发的重点方向会有不同侧重 。
在高等教育领域 ,侧重于元宇宙在产教融合方面的落地和社交属性的体现 ;在职业教育领域 ,侧重于借助自动化内容生成工具,为数字虚拟场景快速搭建、VR教学资源自动生成、数字人教师实现等赋能;在基础教育领域,则聚焦科学教育 ,开展学生VR环境下学习能力、抗压能力测评 的系列研究。
值得一提的 是,许鑫强调 ,元宇宙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还需慎重。此前,他们考虑进行课件的3D转换 ,比如把课堂上立体几何的内容通过3D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同学们 。但是研究数学的老师给出了不同 的观点——他们担心这样会限制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当给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环境时 ,他们注意力究竟是比以前更集中 ,还是更分散 ?这都需要进一步研究。”许鑫说。
“教育元宇宙的发展要能够把握教育 的本质 ,不 是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 ,而是真正让技术促进学生 的成长和进步。”许鑫强调 。
什么样的网络文学改编能成功?胜出 的仍 是新意******
作者 :李 玮
当下 ,网络文学仍然 是影视剧改编 的重要源头 。仅以2022年整年上架播出并较有影响的约50部网络文学改编剧为例可以看出 ,相较于往年 ,2022年的网改剧的题材更加丰富,设定也更多元 。虽然改编剧类型繁多 ,改编成败也不能随意归因,但如果在网络文学原创内容 的发展脉络上审度 ,得失仍有迹可循 。当网络文学影视转化产业链愈加成熟时 ,网络文学的升级迭代也更深入地影响到网改剧 的面貌。
过去一年网文改编剧最亮眼的作品 ,当属《开端》 ,改编自祈祷君在晋江文学城连载的同名小说 。它把“时间循环”引入到日常生活场景中 ,采用近年网络文学中流行 的“虚拟人生” 的设定方式,将其与故事巧妙结合 ,从悬念 、解密到拯救 ,整体叙事丝丝入扣 ,在数据和口碑两方面均获得成功,被认为是继《庆余年》后网改剧的又一“开端”。之后播出的改编自缘何故同名小说的《反转人生》和改编自长洱同名小说的《天才基本法》亦属同类 。《反转人生》和《天才基本法》都 是近年来网络文学领域体量不大但热度颇高 的作品,前者让男女主互换身体 ,后者采用平行时空 ,仅设定本身就使改编自带热度。
高概念 ,新设定之外,此类网文书写现实的深度也值得关注 ,而影视改编较成功的作品,往往能够保留原著中 的现实关怀和思考深度 。如果《开端》仅仅是类似拯救公交车的“游戏”,它 的精彩必会大打折扣 。改编没有回避原著中关注 的失独 、网暴 、猥亵等社会问题 ,也保留了“探案”串联起 的各个小人物 的故事 ,由此意义更加丰富 。但《反转人生》把贫富差别的社会问题简化为一个搞笑 的故事,《天才基本法》也忽略了原著对“天才的单维性”“奥数意义”“改变的主体”等问题的继续追踪 ,于 是,两部剧缺少了本可以有的纵深感。
从类型而言,网络文学改编剧中成扎堆之势 的仍是现代言情剧 ,可以说贯穿了整个2022年,在网文改编剧类型中占一半以上。去除言情 的油腻套路,还原感情 的生活质感 ,并增加职场线 、亲情线 是其中较为成功者给出 的启示。
改编自叶斐然同名小说的《才不要和老板谈恋爱》,对原著 的改变可谓大刀阔斧 ,核心要义就 是“去形衍魂”,保留着核心理念与线索情节,同时进行了一场更加集中化、戏剧性 、细节性的出色处理 。原著是一个较为简单 的甜宠结构,影视剧在保留原著的时空逻辑、男女主 的感情线 的基础上 ,自己增添了亲情线 、成长线和职业线,并且删除了一系列常处在崩人设边缘 的暧昧场景 ,让情节内容的现实性更强 ,擦除了无关紧要 的赘笔 ,并去除了女配 的低级心机设定和男配的扁平化标签。改编自柏林石匠《写给医生 的报告》的《余生 ,请多指教》,亦 是这样一部去油去腻的甜宠剧。在日常职业和生活中展开剧情,绕开浮夸 ,去除没必要的误会 ,男二女二的捉弄也不过分 ,《余生》给甜宠剧适当做减法,又加以职场线和亲情线做中和,由此不招黑不拉垮 ,甜而不腻 。与此同时,现代言情剧的职场线受到重视后,职场设定开始具体化 ,涉及不同 的领域 ,《才不要》讨论法律条款问题 ,改编自红九同名小说的《请叫我总监》体现投资理念 ,改编自Twen t i ne网络文学作品《打火机与公主裙》的《点燃我,温暖你》则讲述编程创业 。当然 ,这些职场设定仍然不够专业 ,剧作对职场的理解仍停留在内斗的基础上 ,没能深入探讨各类专业性问题 。
网文改编 的古偶剧较之前一年成绩有所提高。同样改编自晋江资深作者九鹭非香 的作品,《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原著为《驭鲛记》)和《苍兰诀》故事结构皆较为精巧,仙侠设定围绕核心矛盾展开 ,冲突集中不枝蔓 ,人设讨喜,人物的转变过渡也比较自然 。特别 是两部仙侠的元素都有创新。《驭鲛记》开篇女强男弱 ,反向人设是近来网文写作中比较受欢迎 的做法。《苍兰诀》则运用了“互换身体”具有热度 的设计,在反差人设间制造误会,在既有古偶甜虐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轻松搞笑 的戏剧性。这两部仙侠剧的成功固然有九鹭非香IP加持 的因素,但小结构与新元素亦是重要原因 。以写“宅斗文”闻名的关心则乱 的小说《星汉灿烂 ,幸甚至哉》被改编为《星汉灿烂·月升沧海》 ,虽然制作精良 ,演员演技也皆可圈可点 ,但显然宅斗剧的势能正在减少 ,较之此前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也显逊色 。另一部同是赵露思主演的《且试天下》 ,改编自倾泠月 的同名小说 ,是大女主题材 。男女主双商皆在线 ,旗鼓相当 ,且有冲突 。该剧改编和制作也在水平线上 ,但以权斗 、谋划为主线 的大女主剧重复率亦有些高 。
过去一年,古偶改编剧的“黑马”当属《卿卿日常》 。其原著是晋江作者多木木多的代表作《清穿日常》,作为网络小说热度并不高 ,整体构思也较为平淡。但影视剧改动非常大 ,重新嵌套世界观 ,将时间线上的价值观区别做成空间上 的地域性问题。这部剧甚至没能设定主要 的核心矛盾 ,虽然说有“女主助攻,男主上位” 的设置,但叙事经常偏离该主题。与其说这 是一部权谋剧,不如说是一部概念剧 。设定主打“反套路轻喜剧”,反复宣扬“姐妹团建 ,男人走开” 的概念,所以每一位女性人物都被充分地叙述 ,她们 的理想、愿景也被足够照顾 。全剧几乎不存在女性为难女性 的情节,而 是让“娘子军”与陈规陋习斗争 ,以“北川改变选聘儿媳为选拔女官”为结局 。
悬疑剧中属于网络文学改编 的只有一部《消失的孩子》 。该剧改编自豆瓣阅读作者贝客邦 的《海葵》,最为精彩之处在于叙述 的方式 。这也延续了其原著小说的特质 :多人物视点与多重时空 的交叠和错落 。虽然改编剧因镜头过于晃动,叙事过于细碎被批评 ,但这仍然可以被视为豆瓣阅读悬疑文改编的一个好的开始 。豆瓣阅读悬疑文的异军突起是近年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现象 ,诸多作品 的影视版权相继被出售 ,可以预想接下来几年悬疑剧将集中出现 ,豆阅的作品质量也将成为改编质量的基础和保证。
过去一年,曾经老牌热门IP作者都有作品被改编上架 。《今生有你》改编自“言情天后”匪我思存 的《爱你是最好 的时光》 ,《镜·双城》改编自新武侠代表作家沧月的同名小说 。两部小说都吸粉无数 ,但影视改编的热度不高 ,这与虐文和武侠 的整体衰落亦有关。《大江大河》和《都挺好》 的作者阿耐亦有两部小说《相逢时节》和《不得往生》被改编为《落花时节》和《风吹半夏》播出 ,其中《风吹半夏》以“钢铁女主”的人设,叙述改革开放过程中资本兴起 的功与过,罪与罚。虽然作品 是2005年的老文 ,但无论 是人设还 是题材 ,在当下都颇有热度 。当纯文学和网络文学诸多作家都在重述改革开放时,《风吹半夏》的播出不仅吹了一股年代复古风,也为2022年度的网文改编画上了浓墨重彩的句号。随后无论 是《浮图缘》还 是《墨白》 ,都未能收获足够的话题度。
网改剧一直紧跟网络文学 的发展潮流。从最初的《甄嬛传》《琅琊榜》《花千骨》到《庆余年》《赘婿》《大江大河》等,宫斗、宅斗 ,权谋、仙侠 ,或是现实题材 ,优秀 的网络文学为影视不仅提供了完整成熟的好故事,也助推着影视剧想象力 的前行。2021年 ,以权斗加言情为主线 的大女主文式微 ,女频网络文学中开始大量出现职业线,古代言情中顺理成章地盛行起“仵作文”。敏锐的制片方抓住少谈恋爱专心事业 的仵作文潮流 ,便有了当年的小成本爆款剧《御赐小仵作》 。2022年较为成功的小制作爆款剧《开端》《卿卿日常》等亦 是跟上网络文学原创内容创新 的潮流。相较于已然过时的数据,或是想当然的“流行”,抓住原创内容 的迭代升级是制作成功的网文改编剧的关键 。(李玮,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