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黎平:中医防治 守护健康******
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陈冠合
近日,贵州省黎平县中医院蒋佐贵副主任医师来到黎平县永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对口医疗帮扶 ,他还特地带来了“防疫三宝” 。这是该院根据有关专家推荐方 ,结合贵州地域、气候及人群体质等特点研制 的“防疫中药汤剂、中药防疫熏洗包 、中药香佩” ,蒋佐贵一边向群众普及防疫知识 ,一边鼓励大家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据介绍 ,这些中药预防汤剂以中医药“三防”思想为指导 ,均严格按照建议处方按比例配药熬制 ,根据奥密克戎 的流行病学特质、临床症状表现及病情发展特征制定而成 ,对提高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作用 。
同时 ,医院不断派驻医院专家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强化基层医务人员技能和服务水平 ,方便当地百姓的看病需求 。
蒋佐贵说,面对疫情,做好防疫知识普及是我们医生的责任,目前各种渠道 的信息鱼龙混杂 ,群众难辨真伪 ,增加了大家 的心理压力 。经过我们几次面对面 的讲解和演示,不仅群众战胜疫情 的信心更足了,而且社区医院的医生们也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培训机会 。这次除了防疫之外 ,我们还通过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会等形式 ,针对颈肩腰腿痛、小儿发热感冒 、腹泻等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理论知识讲述与临床经验分享 。
永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郭医师说:“蒋老师的课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中医 的博大精深 ,坚定了我们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 、为守护健康助力护航 的信心 。”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7日 03版)
“新农人”探路智慧畜牧养殖******
一大早 ,辽宁省庄河市栗子房镇兴隆村养牛大户孙朋就通过手机上的程序查看肉牛 的健康信息,“我养的156头肉牛 的右耳都统一佩戴电子耳标 ,上面还印着二维码 。”
“20岁 的时候就想着走出农村去城市打拼。”36岁 的孙朋曾在大连的电子企业工作多年 ,“这些年 ,国家惠农政策越来越好,心里就有了回乡创业 的火苗 。”2015年 ,回乡的孙朋办起了肉牛养殖场 。
经过几年 的摸索 ,孙朋逐渐成了养牛 的行家里手,“前几年,我养殖的规模没超过100头,但从去年开始 ,我盘算着扩大养殖规模,大干一场 。”孙朋投资150多万元新建了可饲养200头肉牛的现代化养殖场,“新建养牛场花光了积蓄,才发现自己没留足购买牛犊等周转资金 。”
“咱没有商品房和门市房等抵押物 ,没法从银行抵押贷款。”孙朋一度愁眉不展。中国农业银行大连庄河支行客户经理石凤天在例行走访中了解到孙朋 的资金需求,“‘智慧畜牧贷’是农行的创新产品,以牲畜为抵押物 ,通过为牲畜佩戴电子耳标 ,既实现对抵押物 的实时跟踪,也为养殖户提供了对牲畜测温等监测手段。”
“仅用10天,3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孙朋说 ,他用贷款资金购置了几十头牛犊 ,“在养殖场育肥饲养1年就能出栏 ,每头肉牛能赚5000元左右。”
1000多平方米的钢架养殖场内 ,孙朋 的父亲孙广明正顺次添加草料,156头肉牛悠然地嚼食草料,“耳标就是牛的‘身份证’,可以记录肉牛 的运动 、体温等数据,数据会实时传到网上 。”
“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询肉牛 的数据 ,比如肉牛 的体温突然发生变化 ,说明可能生病了 ,这样就能立即诊治。”尝到“智慧畜牧”甜头的孙朋信心满满 ,“我准备再购进四五十头牛犊,一点点积累,将来我要当庄河最大的肉牛养殖户。”(经济参考报记者 蔡拥军 郭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