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滑雪访古迹 台湾学生游湖北迎新春******
中新社武汉1月14日电 (马芙蓉 王静)2023年全国台联第二十九届台胞青年冬令营湖北分营14日落下帷幕。在4天时间里 ,27名来自湖北、北京、天津 、上海 、广东、福建等地台生及台胞志愿者 ,游览三国古迹 ,感受冰雪魅力 ,体验非遗民俗 。
在三国赤壁古战场 ,赤壁摩崖石刻 、周瑜塑像、拜风台 、神武台等景点 ,唤起营员们对三国故事的记忆 。“很多台湾人读过三国故事,三国不仅 是一段历史 ,还传递了中华民族忠和义 的价值观。”来自上海交通大学 的台生郁佳欣说道 。
在咸宁九宫山滑雪场,营员们或踏板驰骋,或小心翼翼练习 ,或摔倒爬起来再战。来自武汉大学的台生林圣杰表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员赛场拼搏 的场景恍如昨日,也点燃了他征服冰雪的热情。
拼接、穿绳 、装灯 ,在志愿者指导下,营员们动手制作兔子灯笼 ,共迎兔年新春 。“在台湾 ,春节元宵时 ,全家人也会一起制作灯笼。”来自华中农业大学 的台生简国祥说,这次活动喜庆热闹,让他感受到温馨快乐。
与营员们一起剪窗花、写春联 、吃团圆饭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 的台生尤翰源心生暖意 。这是尤翰源第二次参加台胞青年冬令营。他表示 ,异地求学不易,但幸而有各种组织关心,让他在领略大陆锦绣山河的同时,收获更多友谊。
此次活动由全国台联指导 、湖北省台联主办 。湖北省台联副会长罗鹰表示 ,湖北人文历史底蕴丰厚,也 是科教大省 ,欢迎更多台湾青年来湖北旅游 、求学 、就业 ,并将在湖北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分享给亲友,为促进两岸交流融合贡献力量。(完)
东西问丨田浩江 :唐诗如何与歌剧等西方艺术碰撞交融?******
中新社纽约1月30日电 题 :唐诗如何与歌剧等西方艺术碰撞交融?
——专访著名歌唱家、“唐诗 的回响”音乐会艺术总监田浩江
中新社记者 王帆 廖攀

2023年伊始,一场“唐诗 的回响”音乐会在美国费城和纽约上演 ,来自10个国家 的15位歌唱家携手费城交响乐团 ,用中文演绎了以李白 、杜甫 、白居易等名家诗篇为基础创作 的音乐作品,受到美中媒体的广泛关注。
唐诗如何与歌剧 、交响乐等西方艺术碰撞交融?近日,“唐诗的回响”音乐会艺术总监 、著名歌唱家田浩江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讲述了音乐会从作品征集到演出成型的背后故事以及他对艺术融合和文化交流 的理解。
田浩江 是首位与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签约长达20年 的华人歌唱家,曾在40多个世界顶级歌剧院参演过1400多场歌剧,与帕瓦罗蒂 、多明戈等有过多次合作,先后获丹佛大学终身成就奖 、获曼哈顿音乐学院荣誉博士 。田浩江认为 ,歌唱有一种力量 ,能潜移默化起到沟通 的作用 。不同文化应加强交流融合 ,这样世界才更充满希望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
中新社记者 :唐诗音乐会为何在美国受到超出想象 的欢迎 ?
田浩江:此次唐诗音乐会,是由世界著名的费城交响乐团演奏整场唐诗音乐作品,它不是一个孤立的表演艺术形式,而是综合性的 。汇集中国唐诗 的文学力量 、现代音乐和多国歌唱家 ,这种综合性呈现出独特性。

中新社记者 :唐诗是如何与歌剧等西方艺术碰撞交融 的 ?
田浩江 :唐诗是中国文学的高峰 。在国内 ,大家从孩提时学习、背诵唐诗,这 是文化 的传承。说到融合 ,我当歌剧演员已经超过35年 ,最相信的就 是歌唱。我唱了几十部歌剧,演出了1400多场。我认为,歌唱有一种力量 ,这种力量很难言语,它可以感动你 。不管 是意大利歌剧、德国歌剧、中国民谣还 是中国现代歌剧 ,观众一分一秒都有感觉 ,会不知不觉地被吸引。唐诗音乐会 的演员都 是年轻 的歌剧演员 ,只要 是用心唱 、唱得好听 ,歌唱就能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彼此 。这是一种沟通 的力量 。
我认为 ,西方 的歌剧和中国 的原创歌剧,都有成为经典的歌曲和音乐,这与音乐的丰富性、交响性、歌唱性有直接关系。此次唐诗音乐会不是简单 的诗歌问题 ,而是一个完整的、有底蕴的艺术呈现问题 。作曲家在创作时,把他们内心的感受赋予到作品中。来自多国 的作曲家结合他们 的历史知识 ,用现代音乐把对唐诗的感觉融进去 。最后 ,我们的歌剧演员再把这种感觉表现出来 。这是一种全新 的综合性呈现。

中新社记者 :从作品征集到音乐会最终成型 ,您最大 的感受 是什么 ?此次演出 ,在演员、乐团等配置上有哪些考虑?
田浩江:我们的团队从组织国际作曲比赛开始,用了将近8个月 的时间,选出一组来自6个国家 的青年作曲家 的唐诗谱曲 。这是没有尝试过 的项目 ,最终如何呈现、能否演出都充满未知。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西方的演出市场都关闭了,我们仍得到多方 的大力支持。后来,多国歌唱家万里迢迢来到中国参加排练,唐诗音乐会先在国内进行了首演。时至今日,这个项目能够延续到纽约林肯中心 的舞台上 ,可以说 是经过了千山万水 。这次15位独唱演员来自10个国家。做这个项目 ,要对唐诗有感情 ,要对呈现新 的作品有追求。
乐团方面,此次美国演出 ,我们非常有幸能与著名 的费城交响乐团合作。费城交响乐团演奏 的每一个音,尤其是弦乐部分,都把作品提高了不止一个层次 。他们演奏 的水准 ,包括协调性和交响性 ,对于我们的歌唱家来说, 是一种托举 。

中新社记者 :从一开始学习声乐表演,到参演歌剧 ,再到担任艺术总监,您对东西方艺术 的感悟 是多维度 、多层次的 。您怎样看待这种经历 ?在声乐领域,您觉得什么是好 的艺术 ?
田浩江:对于一个歌唱家来说,经历对歌唱 的影响是不容置喙 的 。一个人 的经历不光 是在舞台上、在音乐学院里 ,而是跟他人生 的种种遭遇有直接关系。经历得越多 ,对喜怒哀乐的领悟会更丰富、深刻。你所经历的一切对你在台上塑造人物都有帮助 。
任何一种声乐艺术实际上都有关联性 ,不能把它们隔开。搞声乐艺术 的人,对歌唱 、音乐形式一定要有宽阔 的视野。我自己是一个歌剧演员,我也喜欢流行音乐 、爵士乐、民谣等。对我来说,好 的艺术 是要好听、感人,这两点极为重要 。
中新社记者 :唐诗音乐会是否会去到其他国家 ?对于未来有什么计划或打算 ?
田浩江 :据我所知,有观众在费城看完唐诗音乐会后,又追到纽约观看 。可以说,美国这两场演出后,观众 的反应超出了我 的预期。唐诗音乐会值得去无数 的地方演出。不过 ,未来是否能争取到投资 ,这个我也不知道 。
一般来说,提到唐诗就会想到宋词, 是继续做唐诗音乐会还 是转向宋词或尝试民歌 ?这个问题我来问你 。大家的期待对我们会有启发 。

中新社记者: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 ?在艺术创作和演绎方面 ,您觉得中国文化应该怎样与世界沟通?
田浩江 :我认为,文化有包容性,不同文化之间 的交流融合很重要 ,这样世界才更充满希望。就像艺术不可能停留在一个单音上,一定需要美好的和声和旋律 。中国文化不是一种孤立 的文化 ,一定会和世界上 的其他文化融合起来 。而且,文化本身有一种平等性,文化间 的交流要自然地 、从最美好 的角度进行 。
歌唱也会起到沟通 的作用。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去感受不同的文化 ,这就 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 。(完)
受访者简介 :

田浩江是首位与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签约长达20年 的华人歌唱家 ,曾在40多个世界顶级歌剧院参演过1400多场歌剧 ,与帕瓦罗蒂 、多明戈等有过多次合作,先后获丹佛大学终身成就奖、获曼哈顿音乐学院荣誉博士。
购彩中心—用户注册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