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彩中心—用户注册 - 购彩中心—用户注册
购彩中心—用户注册2023-01-31 16:05

购彩中心—用户注册

解振华:中国坚持应对气候变化 的战略定力******

  中新网北京8月29日电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从未来的挑战变成眼前的危机。”第二届“共同行动 助力碳中和”高层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论坛上如 是说 。

  论坛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与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 ,为中外绿色低碳领域 的政策制定者、专家学者和实践者搭建交流平台。

  会上,来自中国 、印度尼西亚 、南非等国 的嘉宾分享实践、交流经验,探索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解振华表示,在全球气候变化挑战面前 ,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 、独善其身,坚持多边主义合作共赢是唯一的选择 。他指出,要推动各方将当前发展与长期转型结合起来 ,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 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携手走上绿色 、低碳 、转型 、创新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一直以来 ,以实实在在 的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解振华介绍,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了48.4% ,超额完成对外承诺 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7.9亿吨 。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煤炭占一次能源 的比重从72%下降到5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从7.4%提高到15.9% 。

  他提到 ,当前全球面临俄乌冲突 ,经济、金融、能源 、粮食 、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等多重挑战,一些国家气候政策出现一些回摆 ,但中国坚持应对气候变化 的战略定力,按照既定的目标方向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无论其他国家气候政策是否出现反复,我们都会坚持落实《巴黎协定》,继续采取强有力 的政策和行动 ,与各方一道,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进程,通过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继续做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参与者 、贡献者和引领者 。”解振华说 。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表示 ,印度尼西亚已经作出了减少碳排放的承诺,2016年印度尼西亚政府已批准《巴黎协定》。印度尼西亚还制定了“2020年-2024年中期发展计划”,其中提到关于加强环境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能力等问题 。在疫情挑战下 ,印度尼西亚通过低碳发展找到了持续前进 的动力 ,包括建设可再生能源、规范垃圾 的管理和发展绿色工业区等等 。

  此外,周浩黎提到,作为二十国集团(G20)现任主席国,印度尼西亚将把能源转型问题作为G20三个优先事项之一 。预计在今年的G20峰会 ,将所有的成员国聚集在一起,讨论碳排放减少 ,推进削减燃煤电厂 的投资计划 ,进一步支持向绿色能源过渡和转型。

  “目前 ,南部非洲地区经历着各种不同 的极端天气事件 。”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表示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造成了广泛 的破坏 、基础设施被摧毁以及人员伤亡 。作为发展中国家,其在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方面 的资金不足 ,同时疫情进一步消耗了有限 的国家资源,而发达国家也未能履行资助义务。

  谢胜文表示 ,南非致力于基于科学和公正原则应对气候变化 ,实现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 。南非政府在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提出,到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3.98亿-4.4亿吨 。为实现脱碳,南非还制定一项电力部门投资计划,比如2019年 的“南非资源计划”、绿色交通战略,以及近期实施的碳税 。

  “我们 的战略不仅关注能源和交通部门,也包括工业和其他部门 的减排,比如在农业 、林业和土地利用等方面。”谢胜文表示,气候变化 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需要采取集体行动实现碳中和 ,采取协调性 的行动 ,才会最终获得胜利。(完)

“全球战斗舰”难以撑起“全球英国梦”******

上图 :26型护卫舰“格拉斯哥”号。资料图片

  近日,英国海军 的首艘26型护卫舰“格拉斯哥”号举行了下水仪式 ,并将在完成舾装后开展海试,预定于2028年前正式服役。保持“全球抵达”能力 的海军,一直被英国视为维持其“全球影响力” 的重要支柱。而26型护卫舰早在研发期间,就被英国防部冠名为“全球战斗舰” 。然而,这款新型战舰,真能支撑起英国近几届政府所宣扬的“全球英国”战略构想吗 ?

  客观而言 ,26型护卫舰在设计和性能上确有可圈可点之处, 是一型瞄准了“全球作战”目标打造 的多用途水面战舰 。

  首先,自持力与续航力较出色。作为“护卫舰” ,26型护卫舰标准排水量约6900吨,几乎与美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英军45型驱逐舰持平,可满足长期远航 的物资储备需求 。较一般护卫舰30天的自持力 ,26型护卫舰自持力可达60天,最高航速超过26节,以15节航速航行,续航力约为7000海里 。

  其次,能遂行多种作战任务。26型护卫舰问世 的主要目的 , 是替换老旧 的23型护卫舰 、担纲英军航母编队的反潜主力,其集多种本领于一身,能分担兼顾防空反导和对海对陆打击等任务 ,且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作战需求进行改装 。

  再次,与盟友海军 的互通性和协同性较好 。除英国外,同为“五眼联盟”和英联邦国家的澳大利亚及加拿大,均已选择26型护卫舰的出口型作为本国新一代护卫舰的基本平台,分别采购了9艘和15艘 ;新西兰也有望订购2至3艘。这意味着 ,26型护卫舰较易获得这些国家海军 的保障和配合,从而提升执行任务 的能力与效果 。

  然而 ,纵观26型护卫舰项目推进进程 ,却堪称当代各海军强国中“拖(工期)、涨(预算) 、降(性能)、减(数量)”的典型 。

  英海军原计划用26型护卫舰“一对一”地替换13艘23型护卫舰 ,然而其性能指标需求与控制成本 的原则相悖 。单艘26型护卫舰仅船体建造成本已高达约16亿美元,比原计划攀升了3倍多 ,为此不得不缩小建造规模,目前仅实际开工3艘 。2022年11月,英国敲定了第二批次5艘舰的建造合同,但据英国国防部披露,即便进展顺利 ,英海军最快也要到2035年才能拥有8艘26型护卫舰。结合目前英海军只有6艘45型驱逐舰来看 ,按照三分之一的“战斗出动率”计算,届时仅能勉强凑出一个航母战斗群 的驱护舰配置。

  此外,26型护卫舰存在不少技术短板:其动力系统中使用 的燃气轮机 ,与“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和45型驱逐舰相同,而它恰 是故障频发、导致战舰不时停摆 的“罪魁”;其装备 的“海上拦截者”防空导弹系统 ,拦截弹由“阿斯拉姆”空对空格斗导弹演化而来,不仅尺寸“迷你” ,最大射程也仅有25千米 。计划为该型护卫舰配备 、由英法联合研发 的新一代反舰导弹系统 ,也迟迟未见踪影 。

  26型护卫舰处境尴尬的深层次原因 , 是英国日益没落的制造业和海军经费拮据。“格拉斯哥”号 的下水 ,与“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巡航一样:看似华美的一抹光彩之下,映射出 的只是“日不落帝国”积重难返的日落残阳 !(海 镜 李新宇)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购彩中心—用户注册地图